成都京研强直性脊柱炎研究院郭涤尘主任指出:当强直性脊柱炎侵犯脊柱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一定的脊柱后凸或侧弯,这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平衡。一开始,患者还可通过伸髋、屈膝及踝跖屈等动作使自身重心前移,从而尽可能地保持平衡。但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加重,患者的代偿能力会逐步减弱。当患者代偿能力不足时,身体便会不可避免地失去平衡。
此时,患者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极易跌倒,而当患者跌倒后,本身僵硬而脆弱的关节脊柱在外力撞击下往往很容易骨折。
那么强直患者骨折为什么风险高于常人?
相关研究指出,强直患者发生脊柱骨折的风险是正常人的7.6 倍。
01
强直患者的平衡能力比常人差,因为患者容易出现,关节、腰背僵硬,抬伸腿困难,腰背转动困难,当出现某些情况反应不及时,容易导致关节脊柱骨折。
2
强直患者骨密度明显低于常人,临床数据表明:40%的强直患者伴有骨质疏松症,其关节脊柱比常人脆弱,跌倒碰撞更容易导致骨折;
3
95%的强直患者伴有髋关节病变,髋部活动困难,在某些情况下不当的动作也是导致骨折的原因之一。
此外,患者若出现骨折后常会伴有神经损伤,其中又以颈神经损伤多见。然而,对于患者而言,脊柱平片的质量往往不高,加上患者本身一直存在慢性疼痛,因此强直患者即使发生关节脊柱骨折往往也很难发现和诊断,而诊治的延误又加重了神经损伤的程度。
国外学者通过研究数据显示:强直患者预防跌倒的风险有重要意义
由上述可见,了解强直患者跌倒的风险较高对于预防患者发生关节脊柱骨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土耳其学者 Dursun 博士等人做了一项多中心研究,其结果已于近期发表在 J Clin Rheumatol 上,以呼吁医患双方共同重视,加强锻炼,预防跌倒及脊柱骨折的发生。
研究共在土耳其6个省份的9所不同医院中选取了306名符合改良纽约标准的强直患者。这些患者平均年龄40.1岁,其中男患者217名,女患者89名。研究者首先详细询问了每一名患者,了解其在过去一年内是否跌倒过以及跌倒过几次。
同时,为了评估强直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研究人员测定了患者的血沉、CRP、25-(OH)-VD 等实验室指标,还安排患者进行了 BASDAI、BASFI 以及 BASMI 测试。为了了解患者在活动中保持平衡的能力,研究人员还对每名患者进行了简易体能测定(SPPB)。
结果发现,在参与研究的306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有40名患者曾在过去一年中跌倒过1次以上。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者跌倒风险也越大;越容易跌倒的患者,其 BASMI 及 BASFI 分数越高。就 SPPB 测定结果而言,平衡能力越差的强直患者,跌倒的风险越高。
最后郭涤尘主任总结: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病情的进展,其活动时跌倒的风险会逐步上升。对此,治疗的意义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来说也至关重要,解决病情持续发展而增高的跌倒骨折的风险。
另外,医生在平时应注意检查患者的平衡能力,患者在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时,应进行专门的训练项目来提高平衡能力。患者在康复锻炼过程中还要克服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在身心两方面共同减少跌倒的风险。